伊莉討論區

標題: 古代關於生鮮食物的保存技術、商販通路等相關問題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scchiao2000    時間: 2017-8-10 06:32 PM     標題: 古代關於生鮮食物的保存技術、商販通路等相關問題

本帖最後由 scchiao2000 於 2017-8-10 06:52 PM 編輯

在工業革命發展至冰箱發明成功廣泛應用前,古人對生鮮食物如何保存?在商販通路上如何因應?



具體來說,譬如遠東地區的姬周政權時期(西元前五世紀),如何將臨海的漁產或海鹽,運至內陸(像是贏秦公國)而不致腐敗?諸如此類的生鮮食物保存,及相關商販通路應用問題,請教諸君可有見解?



基本上,此討論主題等同於討論生鮮食物保存技術演進史,及相關商販通路應用演進史(在工業革命發展至冰箱發明成功,且廣泛應用之前)。



在相關商販通路應用方面,由於生鮮食物保存技術的演進,對於商販通路應用範圍,也會起相當程度的刺激作用;譬如隨生鮮食物保存期限延長,商販通路區域想必也會擴大。而這方面的相關問題,在於隨生鮮食物保存技術演進,對商販通路應用範圍,有哪些具體影響?


尚請諸君試述之。

作者: ltz040109022    時間: 2017-8-10 08:19 PM

腌、做醬菜。
古代也有制冰之法,冬季深藏河冰。
作者: scchiao2000    時間: 2017-8-10 08:32 PM

本帖最後由 scchiao2000 於 2017-8-10 08:35 PM 編輯
ltz040109022 發表於 2017-8-10 08:19 PM
腌、做醬菜。
古代也有制冰之法,冬季深藏河冰。

醃製食物也是一種保存方法。古埃及木乃伊的製造技術,略予調整,也能應用在生鮮食物的保存。


至於冷凍,恐怕還得配合天時地利。譬如在尼羅河下游三角洲一帶,因氣候炎熱,冷凍技術發揮空間不大;除非埋於地窖,製造人為陰涼空間。
作者: zodiac1848    時間: 2017-8-11 12:15 AM

首先,鹽不是生物制品,而是礦物,遠程運輸不會變質

其次,魚等海產品的話,記載上常見的方法就是“腌制”,史書上稱其為“鮑魚”

《禮記》:
鮑者於室中糗乾之,出於江淮也,鱐者析乾之,出東海,王者備物近者腥之,逺者乾之因其宜也

《說苑·雜言》
與惡人居,如入鮑魚之肆,久而不聞其臭,亦與之化矣

作者: scchiao2000    時間: 2017-8-11 12:47 AM

本帖最後由 scchiao2000 於 2017-8-11 12:59 AM 編輯
zodiac1848 發表於 2017-8-11 12:15 AM
首先,鹽不是生物制品,而是礦物,遠程運輸不會變質

其次,魚等海產品的話,記載上常見的方法就是“腌制” ...

閣下引用《禮記》和《說苑.雜言》的二句話,可否作白話翻譯?


鹽確實不是生物製品,不才編撰文章時忘記刪除,抱歉。至於蔬果類食品,在古代如何維持保鮮?除醃製曬乾外,是否還有其他方法?
作者: zodiac1848    時間: 2017-8-11 03:16 AM

scchiao2000 發表於 2017-8-11 12:47 AM
閣下引用《禮記》和《說苑.雜言》的二句話,可否作白話翻譯?

禮記中說把魚干燥處理,做成“鮑魚”,就能遠程運輸
孔子那句話反映了當時已經有“鮑魚之肆”賣魚干的店,味道很重

魚干即鮑魚只是相對遠程的貿易,比如從黃河運到山西
我不認為先秦時代存在絕對遠程的生鮮食品的遠程貿易,比如從東海運到陝西

中國現存最有名的考古發現“海鮮”是西漢漢景帝陽陵的陪葬坑
其中發現的海鮮是“文蛤、扁玉螺、珠帶擬蟹守螺和白帶筍螺”

這些都是貝類,可以直接泡在水里遠程運輸,而且不像貿易,而是進貢
作者: scchiao2000    時間: 2017-8-11 07:36 AM

本帖最後由 scchiao2000 於 2017-8-11 07:49 AM 編輯
zodiac1848 發表於 2017-8-11 03:16 AM
禮記中說把魚干燥處理,做成“鮑魚”,就能遠程運輸
孔子那句話反映了當時已經有“鮑魚之肆”賣魚干的店 ...

再如何醃製乾化,也還是有時效性。


以西元前四百年為例,從姬鄭公國新鄭運至魏侯國安邑或有可能;從田齊公國臨淄運至贏秦公國雍,縱能運至恐非食用。


至於漢景帝陽陵的陪葬品中,貝類不見得當食品用,而是珍物(先秦時代甚至以貝類當貨幣使用,漢景帝時期的貝類價值恐怕仍不俗,故在漢景帝逝世時,以貝類為高貴珍物陪葬)。

作者: zodiac1848    時間: 2017-8-11 02:46 PM

scchiao2000 發表於 2017-8-11 07:36 AM
再如何醃製乾化,也還是有時效性。

陽陵出土的應該是海鮮無誤

根據陝西省博物館公布的信息:

漢陽陵是開創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盛世的漢景帝及其夫人的陵園,考古人員1998年以來對其帝陵東側的部分陪葬坑進行了發掘,其中3個坑內發現了大量糧食遺跡、動物骨骼等,出土的封泥證明其與主管皇帝膳食的官員——太官有關。在田野考古的基礎上,通過實驗室對陪葬坑內出土動物遺存的研究,發現了43件動物標本,其中至少有29個動物個体,分屬于18種動物,其中海洋動物4種,分別是文蛤、扁玉螺、珠帶擬蟹守螺和白帶筍螺。

——封泥證明是主管膳食的“太官”
——同陪葬坑中出土的有多種動物
作者: scchiao2000    時間: 2017-8-11 04:20 PM

本帖最後由 scchiao2000 於 2017-8-11 04:24 PM 編輯
zodiac1848 發表於 2017-8-11 02:46 PM
陽陵出土的應該是海鮮無誤

根據陝西省博物館公布的信息:

意思是漢武帝初期(景武之交:漢景帝及漢武帝執政交替期),便有以食品陪葬的祭祀習俗?


附帶請教,當時那些生物食品陪葬時,是死體下葬?還是活體殉葬?

作者: zodiac1848    時間: 2017-8-11 06:48 PM

scchiao2000 發表於 2017-8-11 04:20 PM
意思是漢武帝初期(景武之交:漢景帝及漢武帝執政交替期),便有以食品陪葬的祭祀習俗?

食品陪葬的情況一直存在
戰國秦漢墓葬中發現過各種食品和飲料

至于是如何埋葬,我不確定,不過,我不認為可能有“殉葬”
殺大型動物殉葬,比如馬匹,這是存在的,也是可以想象的
殺水生動物殉葬,比如螃蟹,這個畫面太搞笑,應該是做成菜肴,埋到地下
作者: scchiao2000    時間: 2017-8-13 06:45 AM

本帖最後由 scchiao2000 於 2017-8-13 06:48 AM 編輯
zodiac1848 發表於 2017-8-11 06:48 PM
食品陪葬的情況一直存在
戰國秦漢墓葬中發現過各種食品和飲料

若是弄成日本刺身那類海產生食下葬,並非不可能吧?
作者: jhong0101    時間: 2017-8-14 10:33 AM

沒鹽的地方可以用煙熏的,不知道古帶中國有無用香料做保存的機制
作者: scchiao2000    時間: 2017-8-14 09:06 PM

jhong0101 發表於 2017-8-14 10:33 AM
沒鹽的地方可以用煙熏的,不知道古帶中國有無用香料做保存的機制

並非沒有,否則在中世紀地理大發現時代,西南歐諸國不會為了香料貿易,探求通往遠東的航海路線。
作者: langj99    時間: 2017-8-17 12:05 PM

就曬乾做 肉乾魚乾
鹽醃 如火腿 鹹魚
糖漬  如蜜餞

作者: Hollimobile20    時間: 2017-8-25 12:21 AM

在比較南部地區多半用醃漬的手法

靠北的部分 氣候本來就寒冷  應該是醃漬+冷凍吧

作者: a58951212    時間: 2017-9-5 01:08 AM

我沒記錯像是魚類都會有冰庫這概念或著取出內臟將其風乾!因為我老家也有在用這方法
作者: kon88683082    時間: 2017-9-6 05:09 PM

感覺醃漬比較常見 或是藏於陰暗處吧 古代一些方法很奇妙卻也很有用
作者: ganzopapido    時間: 2017-10-16 04:54 AM

能製成乾貨的就製成乾貨

某種情況下也可靠延長其生命,如用大缸養著運

不能的唯有靠快遞,參見“一騎紅塵妃子笑”
作者: scchiao2000    時間: 2018-1-12 07:53 PM

本帖最後由 scchiao2000 於 2018-1-12 07:55 PM 編輯
ganzopapido 發表於 2017-10-16 04:54 AM
能製成乾貨的就製成乾貨

某種情況下也可靠延長其生命,如用大缸養著運

中共古裝歷史電視劇《萬曆首輔張居正》(A.D.2006拍攝,唐 國強飾演張 居正、馮 遠征飾演馮 保)第27集,劇情演至丹陽邵大俠與武清伯李 偉父子洽談餐敘,戲詞對談便大略提到,當代魚類保鮮烹飪的相關話題。





倘若該戲詞屬實(指當代魚類生鮮保存調理方式),不才只能說:習慣是件很可怕的事(從某方面論)。
作者: 路過的騎士    時間: 2018-1-14 04:12 AM

海鮮類基本上有名的都是乾貨吧,肉類大多都是火腿那類的醃製品




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(http://www95.eyny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